序号 | 成果名称 | 主持人 | 获奖 时间 | 获奖情况 | 备注 |
1 | 绵农2号姊妹系绵农3号小麦新品种的选育 | 刘碧贵 | 1998 |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| |
2 | 地下矿山低贫化放矿与合理开采技术的研究(张志贵) | 刘兴国 | 1998 |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| 合作 |
3 | VA菌根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应用(冉成玺) | 汪洪钢 | 1994 |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| 合作 |
4 | 骨干亲本蜀恢527及重穗型杂交稻的选育与应用(陶诗顺) | 李仕贵 | 2009 |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| 合作 |
5 | 柴达木铅锌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及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(罗学刚) | 林大泽 | 2009 |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| 合作 |
6 | 铝电解槽高效节能控制技术及推广应用(戴亚堂) | 李劼 | 2014 |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| 合作 |
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
序号 | 成果名称 | 主持人 | 获奖 时间 | 获奖情况 | 备注 |
1 | 四川植棉新技术系列规范化 | 谭云汉 | 1987 |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|
2 | 湖北荆门石膏矿采场地区测定 | 肖正学 | 1990 |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|
3 | VA菌根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| 冉成玺 | 1993 | 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| 合作 |
4 | 定向断裂控制爆破理论研究 | 张志呈 | 1993 |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|
5 | 陕南黑木林水镁石蛇纹石及其开发利用 | 董发勤 | 1994 | 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|
6 | 绵农二号、三号小麦的选育 | 刘碧贵 | 1994 |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|
7 | 工业过程随机稳态优化控制理论与算法 | 黄正良 | 1995 |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| 合作 |
8 | 绵农二号及姊妹系小麦品种推广 | 邢国风 | 1996 |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|
9 | 地下矿山开采低贫化放矿与合理技术措施的研究(张志贵) | 刘兴国 | 1997 | 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| 合作 |
10 | 绵农四号小麦新品种的选育 | 刘碧贵 | 1997 |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|
11 | 微差爆破振动谱解析 | 张志呈 | 1998 |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二等奖 | |
12 | 杂交水稻新恢系绵恢501的选育与应用 | 龙太康 | 1999 |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|
13 | 绵农4号小麦品种推广 | 邢国风 | 2000 |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|
14 | 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 | 刘捷 | 2003 |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| |
15 | 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(陶诗顺) | 任光俊 | 2006 |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| 合作 |
16 | 环境友好的天然木素热塑材料应用研究 | 罗学刚 | 2006 |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|
17 | 高性能矿渣粉生产工艺及应用 | 卢忠远 | 2006 |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|
18 | 证券法律责任 | 侯泽福 | 2006 |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| |
19 | 基于人体动觉智能图式的仿人智能控制理论(张华) | 李祖枢 | 2006 | 重庆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| 合作 |
20 | 魔芋葡甘聚糖热塑新材料应用研究 | 罗学刚 | 2007 |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| |
21 | 高纯木素的提取与产业化应用研究 | 罗学刚 | 2007 | 中国石油和化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| |
22 | 湘黔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铂族元素低温地球化学研究 | 易发成 | 2007 |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| |
23 | 青藏高原矿冶重金属废水生物质吸附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| 罗学刚 | 2007 |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| |
24 | 魔芋葡甘聚糖热塑新材料应用研究 | 罗学刚 | 2008 | 中国石油和化学科学技术 进步二等奖 | |
25 | 岩石动态损伤机理与护壁爆破的应用研究 | 肖正学 | 2008 |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二等奖 | |
26 | 高配合力优质新质源不育系803A的创制及应用 | 谢崇华 | 2009 |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| |
27 | 四川杂交中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(陶诗顺) | 任光俊 | 2009 |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| 合作 |
28 | 四川主要丛生竹定向培育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推广(胡尚连) | 陈其兵 | 2009 |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| 合作 |
29 | 新型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与锅炉工程(尚丽萍) | 郑德忠 | 2009 | 河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| 合作 |
30 | 四川盆地中生代恐龙动物群研究(梁斌) | 王全伟 | 2009 |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| 合作 |
31 | 青藏高原矿冶废水生物质吸附沉淀剂研制与应用 | 罗学刚 | 2009 | 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| 合作 |
32 | 附子的系统研究与开发应用(侯大斌) | 彭成 | 2010 |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| 合作 |
33 | 高纯木素的提取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研发 | 林晓艳 | 2010 |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| |
34 | 碳酸钙制备红色稀土荧光材料的研究 | 康明 | 2010 |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| |
35 | 利用多种固体废渣协同生产绿色水泥的研究(卢忠远) | 王国成 | 2010 |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| 合作 |
36 | 防氡防辐射砌筑水泥/腻子/涂料及其复合体的开发 | 董发勤 | 2010 |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| |
37 | 复合硅酸盐硬质保温隔热板(FHP-Vc)节能技术研究 | 李嘉华 | 2010 |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| |
38 | 四川省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| 王青 | 2010 |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| |
39 | 监禁刑现代化研究 | 廖斌 | 2010 |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| |
40 | 1:25万石渠县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(梁斌) | 王全伟 | 2010 |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| 合作 |
41 | ICF用低密度SiO2气凝胶快速成型及可加工性研究 | 任洪波 | 2010 |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 二等奖 | 合作 |
42 | 全啁啾镜色散控制钛宝石飞秒激光振荡器 | 邱荣 | 2010 |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| 合作 |
43 | 含能富勒烯衍生物的制备技术 | 彭汝芳 | 2010 |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| |
44 | 蛋鸡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(何健) | 冯光德 | 2011 |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合作 |
45 | 高性能柔性膨胀蛭石节能矿物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 | 彭同江 | 2011 |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| |
46 | 电石渣改性磷石膏生产水泥缓凝剂工艺技术研究(卢忠远) | 靳武士 | 2011 |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| 合作 |
47 | 单面补强多胶主绝缘材料开发(马寒冰) | 伍尚华 | 2011 |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| 合作 |
48 | 房屋建筑震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| 王汝恒 | 2012 |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|
49 | 活性优质窖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(陈彦) | 饶家权 | 2012 |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| 合作 |
50 | 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相关重大问题研究(陈丽娜) | 侯水平 | 2012 | 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一等奖 | 合作 |
51 | 核辐射环境安全综合监测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 | 庹先国 | 2013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| 合作 |
52 | 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(侯大斌) | 邓良基 | 2013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| 合作 |
53 | 低木素/高纤维竹资源挖掘与关键酶基因克隆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| 胡尚连 | 2013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 |
54 | 数字化超声容积测量仪 | 陈波 | 2013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| |
55 | 环境友好型生物质基节水和缓控释材料创制与应用 | 罗学刚 | 2013 |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| 合作 |
56 | 纤维素纳米粉体的生物合成方法及功能多糖的分子设计(裴重华) | 林强 | 2013 | 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| 合作 |
57 | 基于煤焦油渣再利用与膜分离技术的中小城镇污水再生系统及推广 | 董发勤 | 2014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 合作 |
58 | 高配合力高生物产量杂交稻骨干恢复系乐恢188的选育与应用(杨国涛) | 李乾安 | 2014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 合作 |
59 | 温石棉及其代用纤维的安全性评价及毒性 机制研究(董发勤) | 邓建军 | 2014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| 合作 |
60 | 环境友好型生物质基吸附和缓控释新材料的创制与应用 | 罗学刚 | 2015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| |
61 | 耐紫外、耐湿热、高阻隔性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酯薄膜研制与应用(马寒冰) | 唐安斌 | 2015 |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| 合作 |
62 | 强辐射环境强适应型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| 张华 | 2016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| |
63 | 猕猴桃产业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(陈彦) | 李明章 | 2016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| 合作 |
64 | 功能PET聚酯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| 卢忠远 | 2016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 合作 |
65 | 蒙脱石深度加工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| 孙红娟 | 2016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| |
66 | 太赫兹波大气衰减实验技术研究(邓琥) | 周逊 | 2016 | 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| |
67 | 放射性及重金属废水生物质基吸附富集材料的创制与应用 | 罗学刚 | 2017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 |
68 | 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用绝缘结构件关键技术研发(杨海君) | 刘锋 | 2017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 合作 |
69 | 四川盆地杂交中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(陶诗顺) | 马均 | 2017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 合作 |
70 | PTC热敏电子元件专用高纯碳酸钡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| 竹文坤 | 2017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| |
71 | 丰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西科麦4号和西科麦2号选育与应用 | 邢国风 | 2017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| |
72 | 锶、铯、钴核素污染土壤植物修复资源的筛选及应用 | 王丹 | 2017 |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| |
73 | ****可视化平台 | 韩永国 | 2017 | 国防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| |
74 | 滇池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特征与生物效应研究(王彬) | 潘学军 | 2017 |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 合作 |
75 | 西南主要丛生竹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链示范(胡尚连) | 陈其兵 | 2017 | 第八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 二等奖 | 合作 |
76 | 基于卷烟破损率可靠性约束成都烟草物流系统优化与应用 | 宋红文 | 2017 |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| |
77 | 长大锚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(朱宝龙) | 于贵 | 2017 |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 技术奖二等奖 | 合作 |